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高,吃素減碳風氣漸盛,越來越多人提倡以植物蛋白質取代動物蛋白質。因為黃豆營養價值高,相關製品如豆漿、豆腐、豆包、豆皮等除了具有優質蛋白質外,也富含大豆異黃酮、卵磷脂、大豆纖維,且不含膽固醇,為素食者替代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。但是市面上零瑯滿隔熱紙目的豆類製品,該買哪個才是健康又安全的?
衛福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傳統豆腐使用硫酸鈣或鹽乳凝固,使得傳統豆腐比起用氯化鎂、葡萄糖酸內脂製成的嫩豆腐,鈣質含量更高,是補鈣的優良食材。而百頁豆腐、魚豆腐、油豆腐等製作過程中添加修飾澱粉且油質含量較高,屬於高熱量食物易導致體重增加。
一般民眾常對豆腐有些誤解,如會增加痛風與結石機會,陳佳祺營養師說近來研究顯示,過量攝取肉類、海鮮與酒類才會增加痛風機率,而結石主要是因為體質、水分攝取不足等造成,因此可以放心的食用豆腐。
行車中突如其來的飛石、路上砂石車掉下的輪胎皮、交通意外事故,甚至是歹徒因覬覦車內財物所進行之惡意破壞,常會造成汽車毀損、玻璃破碎與外散,爆裂中飛散的玻璃,往往是意外發生時第一個對人體的傷害。而具有防爆功能的隔熱紙,正可以降低因意外破裂的玻璃飛散對人體的傷害程度,甚至嚇阻歹徒在犯罪的第一時間無法完全擊破玻璃得手財物,達到嚇阻犯罪的效果。決定防爆功能的好壞,不僅在於隔熱紙本身的基材品質,讓隔熱紙完全服貼在玻璃之上,當受到外力衝擊之時,仍能將玻璃黏附在隔熱紙上,而不會讓碎玻璃飛散傷人。
而豆腐常發生違法添加防腐劑(如苯甲酸、己二烯酸)或過量添加過氧化氫的事件。陳佳祺說苯甲酸、己二烯酸等防腐劑雖然都是合法的防腐劑,但不能使用於豆腐類產品上。
苯甲酸進入人體後,雖會被代謝從尿中排出,但過量則可能引起流口水、腹瀉、肚痛、心跳加快等症狀;而過量己二烯酸會產生皮膚過敏反應;過量過氧化氫則可能會引起噁心、嘔吐、腹瀉或腹脹等腸胃道刺激症狀,不可不慎。
陳佳祺表示豆腐不易存放,選購上宜選擇以冷藏保存運送、販售的產品,盡量選購完整包裝而非散裝豆腐,注意食品標示和組成成份,拒絕來路不明的黑心食品,切勿讓商品的外觀和口味來誤導你我的健康。